內蒙古通遼:力爭年內新增www.1112nordmandr.com並網400萬千瓦、總量突破1800萬千瓦
3月11日,通遼市人民政府印發2025年通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ti) 化工程建設。計劃治沙麵積7.2萬(wan) 畝(mu) 以上,加快推進一期110萬(wan) 千瓦www.1112nordmandr.com項目建設,全力推進二期60萬(wan) 千瓦www.1112nordmandr.com項目前期工作。
加快推進國家第三批120萬(wan) 千瓦風電大基地、光伏幫扶工程、霍煤鴻駿循環經濟示範工程六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zheng) 年內(nei) 新增www.1112nordmandr.com並網400萬(wan) 千瓦、總量突破1800萬(wan) 千瓦。www.1112nordmandr.com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推動科區龍馬鑄鍛件產(chan) 品下線、風電設備項目陸續開工,加快推進開發區鵬輝www.1112nordmandr.com儲(chu) 能PACK生產(chan) 線、左中旭合光伏組件等項目建設進度。
原文如下:
通遼市人民政府關(guan) 於(yu) 印發2025年通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的通知
分享到:
各旗縣市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hui) ,市政府各委辦局,各企事業(ye) 單位:
《2025年通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已經通遼市六屆人大五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現予下達,請認真貫徹實施。
2025年3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2025年通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計劃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按照市委六屆八次全會(hui) 暨全市經濟工作會(hui) 議部署,做好2025年工作,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hui) 精神,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內(nei) 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麵貫穿“一條主線”、認真辦好“兩(liang) 件大事”,接續實施“六個(ge) 工程”、組織開展“六個(ge) 行動”,聚焦聚力“全方位突破困局、高質量跨越追趕”的工作目標,全力以赴拚經濟、幹字當頭抓發展,堅持不懈夯實現代化通遼建設的物質基礎,奮力書(shu) 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的通遼篇章。
2025年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6%以上,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7%,限額以上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15%,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可比口徑增長8%,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6.5%,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約束性任務目標。
一、聚焦自治區戰略定位,全力落實“五大任務”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決(jue) 打好科爾沁沙地殲滅戰,深入實施“五個(ge) 千萬(wan) 工程”,高質量完成“三北”六期年度任務,綜合治沙350萬(wan) 畝(mu) 以上。實施重點行業(ye) 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專(zhuan) 項行動,開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先行先試工作。積極爭(zheng) 取西遼河流域生態保護修複工程等項目資金,加快幹流生態廊道、基槽、護岸建設。全麵推進河湖“清四亂(luan) ”行動,開展8條河流的“清槽行動”。力爭(zheng) 好於(yu) Ⅲ類水體(ti) 比例穩定在60%以上且無劣V類水體(ti) 。空氣優(you) 良天數占比超90%。落實土壤汙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持續加強農(nong) 牧業(ye) 麵源汙染防治。夯實安全穩定屏障。全麵完成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爭(zheng) 取國家、自治區政策性儲(chu) 備糧規模和市級調節儲(chu) 備糧數量,推進中儲(chu) 糧綠色倉(cang) 儲(chu) 項目建設,健全糧食線上交易平台,確保秋糧收購市場平穩運行。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礦山、工貿等領域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提高問題隱患排查整治成效。提升應對地質災害、森林草原火情、洪澇幹旱等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打擊突出違法犯罪活動,全力擠壓犯罪空間。著力做好信訪維穩,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高水平建設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推動霍林河礦區總體(ti) 規劃批複,繼續推進霍林河煤田一號井核準申報、二號井轉股清收、四號井探礦權市場化出讓。推進紮魯特旗稀有稀土礦勘探項目、奈曼旗天然堿礦詳查項目及市場化出讓。積極爭(zheng) 取新增支撐性、調節性電源規模,提升地區電力供應保障能力和係統調節能力。高質量建設重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300萬(wan) 畝(mu) 以上,實現糧食總產(chan) 量突破200億(yi) 斤。落實《自治區培育壯大農(nong) 副食品加工業(ye) 行動方案(2025—2027)》,力爭(zheng) 主要農(nong) 畜產(chan) 品加工轉化率達到75%。著力保障農(nong) 畜產(chan) 品安全穩定供給,力爭(zheng) 肉類產(chan) 量達74萬(wan) 噸、牛奶產(chan) 量67萬(wan) 噸、禽蛋產(chan) 量4.9萬(wan) 噸。加快打造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緊抓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guan) 運營有利契機,引導傳(chuan) 統外貿企業(ye) 轉型開展跨境電商業(ye) 務。積極申報“中歐班列”東(dong) 北區域節點城市,推動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行。繼續加強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建設,提升多式聯運服務效益,降低企業(ye) 物流成本,推動申報科爾沁區自治區級物流樞紐。深化與(yu) 沿邊口岸和沿海港口城市協作,力爭(zheng) 外貿進出口增速達到3%左右。
二、聚力自治區重要部署,接續實施“六個(ge) 工程”
深入實施政策落地工程。統籌推動年度任務圓滿完成,中長期任務取得顯著進展。加快推動國務院16號文件實施,深入落實西部大開發、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三北”工程攻堅戰等國家重大戰略。對明確的政策堅決(jue) 頂格執行,對方向性、指引性政策大膽創新、先行先試,對已享受的政策項目加強研究論證,放大政策效應。加快防沙治沙和風電光伏一體(ti) 化工程建設。計劃治沙麵積7.2萬(wan) 畝(mu) 以上,加快推進一期110萬(wan) 千瓦www.1112nordmandr.com項目建設,全力推進二期60萬(wan) 千瓦www.1112nordmandr.com項目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溫暖工程。有序推進“溫暖工程”跨年項目建設,改造小區供熱管網60個(ge) 、換熱站30座。重點推動通遼2×35萬(wan) 千瓦熱源及配套管網三期工程、紅光大橋供熱給水管線跨河工程建成投運。持續開展“訪民問暖”,提升供熱服務水平。有序推進誠信建設工程。鞏固提升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hui) 誠信、司法公信建設,切實把講誠信、守信用的正麵形象立起來。持續推進科技“突圍”工程。保持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剛性增長,撬動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投入增長20%以上。緊扣產(chan) 業(ye) 鏈部署創新鏈,橫向覆蓋現代農(nong) 牧業(ye) 、新材料、www.1112nordmandr.com、天然堿化工、現代中(蒙)醫藥等重點方向,縱向引領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升級、前沿技術轉化、戰略需求牽引等高端轉變。以“英才興(xing) 蒙”工程為(wei) 統領,促進“產(chan) 學研用”一體(ti) 化發展,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推動“蒙科聚”創新驅動平台通遼分中心有序運營,推進自治區玉米、肉牛種業(ye) 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支持骨幹企業(ye) 組建創新聯合體(ti) 10家以上。確保登記自治區科技成果50項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0%以上。積極推動自貿區創建工程。梳理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ye) ,推進企業(ye) 在項目落地、增資擴股、技改升級過程中以外資注資。聚焦重點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組織企業(ye) 參加國內(nei) 外各類展洽活動,搭建交流平台,加大外資企業(ye) 招引力度。
三、抓實自治區重點工作,組織開展“六個(ge) 行動”
實施重大項目謀劃行動。圍繞落實中央“兩(liang) 重”“兩(liang) 新”“兩(liang) 業(ye) ”等一攬子增量政策,不斷健全重大項目謀劃機製,形成“儲(chu) 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良性循環,加快製定“十四五”收官之年重大項目、“十五五”規劃期間重大項目、招商引資項目和向上爭(zheng) 取資金項目四張清單。圍繞能源、工業(ye) 、基礎設施、服務業(ye) 、農(nong) 牧林草水、民生社會(hui) 、綠色低碳7個(ge) 重要領域開展項目謀劃儲(chu) 備,爭(zheng) 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自治區“大盤子”。依托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將所有項目納入庫中動態管理、精準調度,實施項目清單化的閉環管理,加快前期手續辦理,強化落地要素保障。
全方位實施助企行動。製定民營企業(ye) 助企紓困行動方案,實施“我幫企業(ye) 提信心”等專(zhuan) 項行動,開展重點民營企業(ye) “一企一策”服務工作,加強對企業(ye) 的正麵幫助和法律保護,及時清除對企業(ye) 的負麵影響。強化對民營經濟的政策支持,出台新一輪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嚴(yan) 格落實《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試行)》和“市場準入負麵清單”。強化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落實自治區即將出台的公平競爭(zheng) 審查辦法和會(hui) 同審查製度規則,積極探索招投標領域改革,開展“內(nei) 卷式”競爭(zheng) 綜合整治行動。持續清理拖欠企業(ye) 賬款,支持企業(ye) 爭(zheng) 取各類惠企政策資金,優(you) 化企業(ye) 信貸投放政策,提升企業(ye) 融資支持力度。開展千企萬(wan) 戶結對幫扶,力爭(zheng) 培育優(you) 質中小企業(ye) 20家以上,完成“個(ge) 轉企”50戶,推動市屬國企扭虧(kui) 治虧(kui) 、降本增效。
深入實施就業(ye) 促進行動。以高質量充分就業(ye) 為(wei) 目標,擴大產(chan) 業(ye) 就業(ye) 空間,破解結構性就業(ye) 矛盾,鼓勵支持技工院校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設置。繼續加大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引進力度,激發青年創新創業(ye) 活力,發放創業(ye) 擔保貸款1.1億(yi) 元。提高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組織化程度,力爭(zheng) 實現農(nong) 牧民轉移就業(ye) 42.4萬(wan) 人、城鎮新增就業(ye) 1.35萬(wan) 人。開展補貼性職業(ye) 技能培訓800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000人次以上。
大力開展節水行動。以高效節水灌溉為(wei) 核心,全麵推廣淺埋滴灌節水技術,持續深化農(nong) 業(ye) 水價(jia) 綜合改革,落實補貼和節水獎勵等製度,新增農(nong) 業(ye) 節水2.5億(yi) 立方米以上。嚴(yan) 格控製高耗水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著力落實工業(ye) 節水減排措施,實施節水技改項目5個(ge) ,節水量約50萬(wan) 噸,提高廢水利用率,製定再生水配置利用政策,大力創建一批節水型企業(ye) 、節水標杆企業(ye) 和節水型園區,力爭(zheng) 萬(wan) 元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13.5%以上。進一步優(you) 化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階梯水價(jia) 、非居民用水和特種行業(ye) 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jia) 等政策。推進城鎮節水降損、綠化水源置換,加大節水宣傳(chuan) 力度,增強全民節水意識。
紮實開展區域合作深化行動。深化與(yu) 蒙俄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貿易往來等領域的溝通協作。深度融入東(dong) 北全麵振興(xing) 發展大局,積極參與(yu) “吉南遼北蒙東(dong) ”六市高質量協同發展,加強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互通共享等方麵的合作力度。圍繞落實自治區即將出台的推動蒙東(dong) 地區振興(xing) 發展政策意見,深化與(yu) 蒙東(dong) 各盟市務實合作,推動通赤“雙子星”協作共建,拓展與(yu) 興(xing) 安盟“飛地經濟”合作,加強與(yu) 錫林郭勒盟、呼倫(lun) 貝爾市發展對接,打造蒙東(dong) 地區優(you) 勢特色產(chan) 業(ye) 集中區。落實京蒙協作“六個(ge) 倍增計劃”“四項行動”,加強麵向京津冀地區企業(ye) 招引力度,主動開拓優(you) 質農(nong) 畜產(chan) 品、特色工業(ye) 品首都市場。更加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帶、京津冀經濟圈產(chan) 業(ye) 轉移。
深入實施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重點從(cong) 展示新時代風采、把握共同體(ti) 意識、彰顯內(nei) 蒙古氣派、唱響西遼河文明、挖掘科爾沁底蘊、推進數字化賦能等六個(ge) 方麵表達北疆文化品牌的通遼篇章。深化西遼河文明研究闡釋,實施西遼河文明研究五年計劃,開展全市非遺資源調查工作,為(wei) 進一步深入研究北疆文化提供基礎依據。加強宣傳(chuan) 展示,舉(ju) 辦西遼河文明主題係列文物展覽,推動歌舞劇《彩雲(yun) 飄落的地方》、查幹樂(le) 團音樂(le) 會(hui) 等全國巡演。加快“書(shu) 香通遼”建設,開展全民閱讀、北疆村晚等係列文化惠民活動。加大西遼河文明、科爾沁民歌、哲裏木版畫等文藝精品創作力度,重點打造《西遼河交響詩》等重點作品,助力北疆文化廣泛傳(chuan) 播、擴大影響。促進工作融合,推動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與(yu) 城市形象宣傳(chuan) 、文旅資源開發、名優(you) 產(chan) 品推介、民族團結創建等各領域工作相結合,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雙豐(feng) 收。
四、推進三次產(chan) 業(ye) 協調發展,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穩定提升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能力。推行“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chan) 技術+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新模式1000萬(wan) 畝(mu) 以上。集中連片打造5個(ge) 百萬(wan) 畝(mu) 、3個(ge) 十萬(wan) 畝(mu) 、若幹個(ge) 萬(wan) 畝(mu) 以上示範園區。新建改造設施農(nong) 業(ye) 1600畝(mu) 以上,打造3個(ge) 設施農(nong) 業(ye) 精品園區。打造“全國肉牛產(chan) 業(ye) 第一重鎮”,建設“一中心、三園區、五基地”,建強數據鏈、金融鏈、服務鏈“三鏈融合”支撐保障體(ti) 係,引進培育加工銷售龍頭企業(ye) 30戶以上,打造30條利益聯結鏈,帶動育肥企業(ye) 50戶、標準化養(yang) 殖示範鎮村100個(ge) 、示範場戶1000個(ge) 以上,推動肉牛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突破500億(yi) 元。積極申報科左後旗成為(wei) 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區。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積極運用數字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新增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30戶以上。將更多項目納入《自治區2025綠色低碳技術推廣目錄》,繼續開展第二批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創建2家綠色工廠。推動鋁基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超千億(yi) 。積極承接國內(nei) 電解鋁、氧化鋁產(chan) 能轉移,力促紮鋁二期35萬(wan) 噸電解鋁、錦聯55萬(wan) 噸易拉罐、創銀高純鋁及深加工等項目建成投產(chan) ,推進創新20萬(wan) 噸輕質高強高韌鋁合金、創源30萬(wan) 噸高精鋁合金等項目開工建設。玉米合成生物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提升。開工建設梅花生物25萬(wan) 噸蘇氨酸項目,推進玉王結晶葡萄糖、久鵬製藥二期、海天製藥二期等項目建成投產(chan) 。推動鎳基新材料產(chan) 業(ye) 穩產(chan) 提效。引導和誼、經安穩定釋放產(chan) 能,開工建設不鏽鋼冷軋製品等新項目,積極引進不鏽鋼下遊延鏈項目。推動矽基新材料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增值。紮實推進中玻光伏玻璃、奧邦玻璃製品、盛寶玻璃器皿等一批項目投產(chan) 運行,開工建設庫倫(lun) 旗矽基新材料項目,加大藥用玻璃、超薄玻璃、特種玻璃等高附加值企業(ye) 招引力度。
持續壯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www.1112nordmandr.com產(chan) 業(ye) 。加快推進國家第三批120萬(wan) 千瓦風電大基地、光伏幫扶工程、霍煤鴻駿循環經濟示範工程六期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zheng) 年內(nei) 新增www.1112nordmandr.com並網400萬(wan) 千瓦、總量突破1800萬(wan) 千瓦。www.1112nordmandr.com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推動科區龍馬鑄鍛件產(chan) 品下線、風電設備項目陸續開工,加快推進開發區鵬輝www.1112nordmandr.com儲(chu) 能PACK生產(chan) 線、左中旭合光伏組件等項目建設進度。現代煤化工產(chan) 業(ye) 。推動中化學乙二醇項目滿產(chan) 達效,建成金煤化工10萬(wan) 噸草酸項目。
布局發展未來產(chan) 業(ye) 。科學編製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建設西安交通大學通遼概念驗證中心,加快開辟產(chan) 業(ye) 發展新賽道。緊盯氫能儲(chu) 能產(chan) 業(ye) 發展前沿,積極謀劃氫能儲(chu) 能項目,持續加大招引力度,推進新型儲(chu) 能和氫基綠能項目建設。綠色算力產(chan) 業(ye) 。編製《蒙東(dong) 綠色數字智算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2025—2030)》,推動三大通信運營商落地智算園區,積極引進華為(wei) 等頭部算力企業(ye) 。低空經濟。編製低空經濟發展專(zhuan) 項規劃,高質量儲(chu) 備低空經濟項目,推動科爾沁區低空製造科技產(chan) 業(ye) 園落地實施。
推動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編製“1+8+1”年度行動方案,力爭(zheng) 升規上限市場主體(ti) 新增120戶以上。實施重點項目191個(ge) 、年度計劃投資增長20%以上,謀劃儲(chu) 備重大項目300個(ge) 。推動物流業(ye) 降本增效,完善生產(chan) 性物流服務體(ti) 係、縣鄉(xiang) 村物流配送體(ti) 係和冷鏈物流體(ti) 係,貨運總量達1.4億(yi) 噸。促進房地產(chan) 業(ye) 平穩健康發展,力爭(zheng) 商品房銷售150萬(wan) 平方米,計劃實施房地產(chan) 領域項目108個(ge) 。持續加大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力度,民營企業(ye) 、普惠金融貸款均增長12%以上。工業(ye) 領域服務業(ye) 和農(nong) 牧業(ye)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營業(ye) 收入均增長7%。加速悅來河旅遊休閑街區二期、西遼河生態文化旅遊景區等項目建設,推進大青溝、銀沙灣5A級景區創建和科爾沁500公裏風景大道提質升級。舉(ju) 辦通遼市第八屆科爾沁運動大會(hui) ,加大對“村BA”“村排”等群眾(zhong) 性賽事的培育力度。
五、多措並舉(ju) 擴大有效投資,全麵激發消費活力
切實提升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效率。堅持“項目為(wei) 王、招商為(wei) 要”,強化項目建設服務保障,建立全領域項目績效綜合評價(jia) 體(ti) 係,綜合實施“停滯項目救活、閑置資產(chan) 盤活、已配置要素激活”工程,擴大政府投資力度,以政府投資帶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yu) 項目建設運營,實現項目全流程、精細化管理,計劃實施重點項目500個(ge) 以上,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長15%。打好招商引資持久戰,實施招商引資實效提升年行動,堅持市級擔主責、部門扛任務、旗縣打頭陣、園區當先鋒,推行綠能招商、鏈主招商、產(chan) 業(ye) 園招商、商協會(hui) 招商,探索“基金+”等市場化招商,強化契約精神,兌(dui) 現承諾事項,加快項目落地,力爭(zheng) 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10%以上。
激發釋放居民消費潛能。持續培育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等消費新增長點,進一步促進文旅、教育、養(yang) 老、育幼等領域消費提質擴容。堅持“政府+企業(ye) +金融”促消費模式,搶抓旅遊旺季、傳(chuan) 統節假日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各類消費促進活動300場次以上,擴圍落實“兩(liang) 新”政策,積極爭(zheng) 取各類資金,發放各類消費券、購車補貼,完成汽車以舊換新6000輛、家電以舊換新10萬(wan) 台以上。謀劃縣域商業(ye) 體(ti) 係建設、特色產(chan) 品電商化改造和特色商業(ye) 集聚區等商貿流通領域重點項目共40個(ge) ,打造中心城區部分社區和霍林郭勒市全域一刻鍾便民生活圈。
六、高質量謀劃發展藍圖,推動改革走深走實
集中力量編製“十五五”規劃。紮實做好“十四五”規劃總結評估。在完成全市“十五五”《基本思路》基礎上,形成規劃建議和《綱要》草案,組織開展“十五五”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指標測算,明確重大戰略任務,細化重大改革舉(ju) 措推進路徑,謀劃一批具有標誌性牽引性的重大單體(ti) 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做好與(yu) 上級規劃《綱要》銜接、各方麵意見征求和專(zhuan) 家論證等工作。製定《通遼市“十五五”專(zhuan) 項規劃編製清單》,確保各類專(zhuan) 項規劃與(yu) 通遼市規劃《綱要》同步研究、同步編製、同步實施。
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推進市級以下財政體(ti) 製改革,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加快支出標準體(ti) 係建設。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ye) 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強國有經濟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you) 先用於(yu) 支持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實施“標準地”供應,繼續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21畝(mu) 。持續推動“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建立醫療服務價(jia) 格動態調整機製,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實施優(you) 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年行動,深化運用“1+9”工作體(ti) 係,開展營商環境7個(ge) 工程,鍛造7條營商環境服務鏈,實施服務產(chan) 業(ye) 鏈發展的7個(ge) 專(zhuan) 項方案,培育更多在全區範圍內(nei) 可複製推廣的創新亮點。鞏固“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成效,拓展升級“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應用場景,深化“一表通”改革,探索實施“一碼通辦”五證聯發、“12345+網格化”等惠企便民服務舉(ju) 措。力爭(zheng) 政務信息共享率達90%以上、網上辦事率達95%以上,穩守自治區第一方陣,打造自治區營商環境標杆城市。
七、統籌城鄉(xiang) 融合發展,促進城鄉(xiang) 共同繁榮
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貫徹落實自治區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製定出台市級五年行動計劃。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實施中心城區漏損治理工程,改造老舊小區91個(ge) ,新建改造燃氣管網20公裏、供排水管網20公裏,增設停車泊位2000個(ge) 、城市充電車位1000個(ge) ,補齊市政公共服務短板。係統提升城市品質,推進市政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實施新一輪中心城區市政園林設施養(yang) 護和環衛保潔一體(ti) 化綜合服務項目改革,持續整治環境衛生和交通秩序。加快以縣城為(wei) 重要載體(ti) 的城鎮化建設,推動旗縣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you) 勢、找準產(chan) 業(ye) 定位、壯大經濟實力,增強縣城和中心鎮吸附力、帶動力。深化戶籍製度改革,持續提高隨遷子女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保持90%以上。
高效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爭(zheng) 取和投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資金8億(yi) 元、實施項目117個(ge) ,爭(zheng) 取京蒙協作幫扶實施項目18個(ge) 。促進脫貧人口穩定增收,精準落實產(chan) 業(ye) 、就業(ye) 、金融和社會(hui) 幫扶等20條舉(ju) 措。深入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新建農(nong) 村公路260公裏、衛生戶廁5000戶以上,改造農(nong) 村牧區危房712戶,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50個(ge) 。新建改造農(nong) 村牧區集中供水保障工程10處,提升10個(ge) 嘎查村供水保障能力。加快完善農(nong) 村牧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設備,提高收運處置體(ti) 係和建製鎮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鼓勵農(nong) 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開通更多客貨郵融合試點線路。
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建設5G基站500個(ge) ,推動農(nong) 村地區網絡全覆蓋。積極爭(zheng) 取“集—赤—通—長”高鐵項目納入國家鐵路網規劃。推進G5511查草高速公路、G334線保康至七棵樹段二級公路項目建設,開工S310線平改立工程,推動G2515魯霍高速公路、G203等平改立項目前期工作。加快紮魯特旗通用機場前期工作。推進霍林河南500千伏、哲北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電網項目建設,改造升級農(nong) 村電網408公裏。推動查日蘇至義(yi) 隆永輸氣管道投產(chan) 運行,啟動建設通遼至興(xing) 安盟天然氣管道。加快內(nei) 蒙古供水通遼支線建設,力促引綽濟遼二期工程全線通水。加快開發區宇景高科產(chan) 業(ye) 園建設。實施工業(ye) 園區基礎設施項目15個(ge) ,推進奈曼旗天然堿園區建設。
八、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保障社會(hui) 安全穩定
加快建設教育強市。調整優(you) 化中小學布局,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er) 園5所,回購幼兒(er) 園3所,新增學位園位4000個(ge) 以上,招聘教師600人以上。啟動義(yi) 務教育階段書(shu) 包減重行動,有效減輕作業(ye) 負擔。實施學生體(ti) 質強健行動計劃,保證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ti) 育運動不少於(yu) 2小時。高中階段不作職普比例限製,新增優(you) 質高中招生計劃數不少於(yu) 500個(ge) 。推動落實“四個(ge) 優(you) 先”工作機製,推進職業(ye) 教育“雙高”“雙優(you) ”建設。加強團隊日主題活動與(yu) 德育工作深度融合,接續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
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推進世衛組織構建優(you) 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項目、國家中醫藥傳(chuan) 承創新發展試驗區和自治區優(you) 質高效服務體(ti) 係示範城市建設,提升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水平,確保市醫院新院區投入使用。推動愛國衛生工作重心向全麵社會(hui) 健康管理轉變,加強疾控能力建設,加強“京通、遼通”醫療協作,打造“醫路智匯”品牌,推動30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
全麵兜牢民生福祉底線。深入實施社會(hui) 保障改革提質工程,全民參保、基本養(yang) 老保險精準擴麵,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推行個(ge) 人養(yang) 老金製度,促進居家社區養(yang) 老、機構養(yang) 老、農(nong) 村牧區養(yang) 老服務提質擴麵,建設蘇木鄉(xiang) 鎮級養(yang) 老服務中心5個(ge) 、嘎查村級養(yang) 老服務站50個(ge) ,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000戶,新增惠民餐廳50個(ge) ,實現特殊困難老年人助餐服務全覆蓋。完成中央財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範項目,推進市托育綜合服務中心投入使用,新增“石榴籽”托育示範機構15家,每千人口托位數達到4.8個(ge) 。完善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ti) 係,提高群眾(zhong) 醫保綜合保障水平。探索建立退役軍(jun) 人產(chan) 業(ye) 學院,助力退役軍(jun) 人就業(ye) 創業(ye) 。提高社會(hui) 救助保障標準,保障困難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加快建立殘疾人人才庫,精準管理殘疾人兩(liang) 項補貼。新建體(ti) 育公園、百姓健身房3處,推動具備條件的學校體(ti) 育場館全部向社會(hui) 免費開放。深化殯葬改革,加大公益性殯葬設施投入力度。
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完善財政風險防範體(ti) 係,逐項細化待償(chang) 還債(zhai) 務類型,按旬統計、逐月通報隱性債(zhai) 務化解進度。嚴(yan) 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推進地方法人銀行業(ye) 機構不良資產(chan) 清收處置。加大閑置土地和“半拉子”項目處置盤活力度,完成“保交房”“保交樓”任務,加快解決(jue) “回遷難、入住難”問題,推進“交房即交證”改革。嚴(yan) 防礦山、城鎮燃氣、危險化學品等重點行業(ye) 領域生產(chan) 安全事故,確保問題隱患動態清零。鞏固完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製,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支持糧食企業(ye) 對外烘幹代儲(chu) 代銷,計劃節糧16萬(wan) 噸。開展拖欠農(nong) 牧民工工資專(zhuan) 項治理,強化欠薪預防整治。源頭防範化解矛盾糾紛,嚴(yan) 防極端案件、群體(ti) 事件發生,強力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黃賭毒”“環食藥”和經濟類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