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石墨烯產業發展實施方案 京津冀將聯手打造“碳穀”
11月19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了《北京市石墨烯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根據方案,到2025年,北京石墨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突破5~10項關(guan) 鍵共性技術,麵向航空航天、www.1112nordmandr.com、人工智能領域開發出不少於(yu) 10類典型產(chan) 品,形成30項以上高質量專(zhuan) 利和10項標準,引進和培育5家以上細分領域頭部企業(ye) ,石墨烯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形成50億(yi) 級產(chan) 業(ye) 規模。
到2027年,基本形成石墨烯共性技術突破和先導產(chan) 業(ye) 培育良性互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累計形成50項以上高質量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進一步完善,產(chan) 業(ye) 能級明顯提升。引進和培育20家以上細分領域頭部企業(ye) 、上市企業(ye) 數量超過2家,建成2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聚集區,石墨烯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形成100億(yi) 級產(chan) 業(ye) 規模。“十五五”末,石墨烯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形成300億(yi) 級產(chan) 業(ye) 規模。
北京將發揮石墨烯創新優(you) 勢,實現通用石墨烯材料、新型石墨烯材料高質量穩定生產(chan) ,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京津冀三地將聯手打造“碳穀”,形成優(you) 勢互補、錯位發展、互利共贏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關(guan) 於(yu) 印發《北京市石墨烯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京經信發〔2024〕63號
各有關(guan) 單位:
為(wei) 貫徹落實《北京市促進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引領全國石墨烯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形成未來材料產(chan) 業(ye) 新質生產(chan) 力,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牽頭製定了《北京市石墨烯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現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特此通知。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2024年11月19日
北京市石墨烯產(chan) 業(ye) 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
為(wei) 落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關(guan) 於(yu) 推動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北京市促進未來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機遇,引領全國石墨烯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發展,支撐首都高質量發展,特製定本方案。
一、總體(ti) 要求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chan) 業(ye) 創新,充分發揮北京石墨烯創新優(you) 勢,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著力完善石墨烯創新生態環境,不斷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在原始創新、產(chan) 業(ye) 集聚、京津冀協同和國際合作等方麵取得新突破,實現通用石墨烯材料、新型石墨烯材料高質量穩定生產(chan) ,推動材料標準化、係列化和低成本化,打造石墨烯產(chan) 業(ye)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快石墨烯規模化應用進程,培育壯大細分領域頭部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北京石墨烯產(chan) 業(ye) 成為(wei) 國際競爭(zheng) 優(you) 勢突出的未來產(chan) 業(ye) 。
——堅持創新驅動,前瞻布局。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加快前沿技術布局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chan) 業(ye) 創新。不斷優(you) 化創新生態和商業(ye) 模式。著力突破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和高端裝備技術,實現石墨烯全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
——堅持需求牽引,協同發展。圍繞國家重大工程和北京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需求,促進石墨烯產(chan) 業(ye) 鏈縱向延伸,推進“產(chan) 學研用”合作。深化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北京主創新,京津冀主平台,全國大網絡的理念貫通石墨烯產(chan) 業(ye) 發展全過程。
——堅持市場主導,政策引導。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作用,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完善政策體(ti) 係,提升企業(ye) 服務,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推進石墨烯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堅持綠色低碳,國際合作。統籌產(chan) 業(ye) 發展、環境友好和安全,發展石墨烯材料清潔生產(chan) 技術,推動石墨烯製備、應用全產(chan) 業(ye) 鏈綠色低碳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支持石墨烯領域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ye) 組織及論壇品牌,提升北京石墨烯產(chan) 業(ye) 國際影響力。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北京石墨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突破5~10項關(guan) 鍵共性技術,麵向航空航天、www.1112nordmandr.com、人工智能領域開發出不少於(yu) 10類典型產(chan) 品,形成30項以上高質量專(zhuan) 利和10項標準,引進和培育5家以上細分領域頭部企業(ye) ,石墨烯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形成50億(yi) 級產(chan) 業(ye) 規模。
到2027年,基本形成石墨烯共性技術突破和先導產(chan) 業(ye) 培育良性互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累計形成50項以上高質量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進一步完善,產(chan) 業(ye) 能級明顯提升。引進和培育20家以上細分領域頭部企業(ye) 、上市企業(ye) 數量超過2家,建成2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聚集區,石墨烯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形成100億(yi) 級產(chan) 業(ye) 規模。“十五五”末,石墨烯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形成300億(yi) 級產(chan) 業(ye) 規模。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按照“次序部署、滾動實施”原則布局石墨烯技術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路線圖。麵向下一代半導體(ti) 、新一代信息通訊、生物醫藥等產(chan) 業(ye) ,儲(chu) 備單晶石墨烯晶圓、石墨烯生物芯片等一批前沿技術。麵向氫能、人工智能感知、大規模集成電路等領域,布局石墨烯智能傳(chuan) 感器、石墨烯催化劑、石墨烯CMP耗材等一批關(guan) 鍵技術。麵向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航空航天、風力發電、高端裝備等方向,突破蒙烯材料、烯合金為(wei) 代表的石墨烯複合材料、石墨烯柔性發熱材料、石墨烯改性潤滑材料等量產(chan) 技術。同步開展石墨烯粉體(ti) 和薄膜裝備研發和製造,為(wei) 高品質石墨烯材料降本增效、市場開拓做好支撐。
——產(chan) 業(ye) 鏈協同能力大幅提升。基於(yu) 京津冀石墨烯產(chan) 業(ye) 現有基礎及區域特色,強化海澱區、房山區、懷柔區分工協作。海澱區聚焦石墨烯概念驗證、產(chan) 品設計、中試驗證、特種應用等創新引領,房山區聚焦石墨烯粉體(ti) 製備和應用產(chan) 業(ye) 集群培育,懷柔區聚焦石墨烯薄膜製備、應用及裝備儀(yi) 器製造,構建北京石墨烯產(chan) 業(ye) 發展的“烯三角”。聯合河北和天津共同打造“京津冀碳穀”,北京加強石墨烯創新引領,科技賦能京津冀碳材料產(chan) 業(ye) ,推動河北依托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落地石墨烯粉體(ti) 、石墨烯增強碳纖維等先進碳材料生產(chan) 及應用產(chan) 業(ye) 集群,支持天津重點布局石墨烯複合材料和裝備製造,三地形成優(you) 勢互補、錯位發展、互利共贏的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三、重點任務
(一)關(guan) 鍵技術創新工程
圍繞航空航天、高端裝備、www.1112nordmandr.com、人工智能、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需求,充分發揮石墨烯基礎和前沿材料特性,提升石墨烯核心產(chan) 品關(guan) 鍵技術創新能力。
1.通用石墨烯材料
支持瞄準未來石墨烯產(chan) 業(ye) 的材料源頭和核心製備技術製高點,開發米級通用石墨烯薄膜、單晶石墨烯晶圓的低成本宏量製備技術,實現大寬幅石墨烯薄膜卷材、高品質石墨烯薄膜片材和應用級單晶石墨烯晶圓量產(chan) 。
2.新型石墨烯材料
鼓勵加快超級蒙烯材料設計與(yu) 製造技術研究,探索石墨烯材料的新生長載體(ti) 、複合方式以及組裝方法,發展蒙烯金屬及蒙烯非金屬材料的製備方法,開發針對粉體(ti) 、纖維、塊體(ti) 等不同形態蒙烯材料的規模化工藝與(yu) 裝備;麵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發高強高韌、高強高剪切等係列烯碳/芳綸III複合纖維及電性能可調的濕法蒙烯芳綸纖維。
3.石墨烯先進應用技術
麵向氫能、人工智能、儲(chu) 能電池、科學儀(yi) 器等產(chan) 業(ye) 需求,支持加快突破石墨烯金屬界麵控製技術、自組裝石墨烯三維形貌控製技術、石墨烯納米結構製造技術、高品質石墨烯製備及複合轉移技術等關(guan) 鍵共性技術,開發高效率低成本催化劑、超高導熱石墨烯金屬均溫板、低成本高靈敏柔性石墨烯薄膜傳(chuan) 感器、石墨烯複合微造型集流體(ti) 、高性能石墨烯分離膜等應用產(chan) 品。
4.石墨烯裝備及檢測儀(yi) 器製造技術
鼓勵針對高品質、通用石墨烯薄膜規模化製備的需要,突破大寬幅卷對卷連續製備裝備、應用級單晶石墨烯晶圓製備裝備、石墨烯薄膜自動化剝離轉移裝備、石墨烯薄膜自動化檢測裝備等關(guan) 鍵裝備製造技術。
專(zhuan) 欄1 石墨烯先進應用技術及產(chan) 品
1.石墨烯催化劑:比活性>0.3A/mg(Pt),電化學活性麵積>105m2/g(Pt)。
2.石墨烯均溫板:厚度>3mm,導熱性能>800W·m/K。
3.石墨烯傳(chuan) 感器:感知範圍0.03~30kg/cm2、響應時間≤50ms、穩定性>10萬(wan) 次的石墨烯粉體(ti) 低成本柔性傳(chuan) 感器;使用溫度-100℃~600℃、擬合斜率≥0.02、非線性度誤差≤10%、最大遲滯≤8%的石墨烯薄膜高靈敏寬溫域傳(chuan) 感器。
4.石墨烯生物檢測儀(yi) :突破帶寬度<10nm的石墨烯納米結構製造技術,開發濃度測量極限≤1.5pM,平均檢測時間<15min的可量產(chan) 石墨烯生物檢測儀(yi) 。
5.石墨烯集流體(ti) :突破金屬薄表麵膜微結構製造及石墨烯原位生長技術,表麵Ra達到0.4~1.3μm,鈉電池在1C充放電條件下循環壽命超過1500周。
6.石墨烯電鏡支撐膜:突破石墨烯完整薄膜製造技術,水汽滲透率<10-6g·(m2·d)-1、氧氣滲透率<10-5cm3·(m2·d)-1,獲得親(qin) 疏水性可調的石墨烯電鏡試樣載片,實現分辨率高於(yu) 3?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冷凍電鏡三維結構解析。
7.石墨烯光通信器件:突破石墨烯光電調製器製造技術,實現數據傳(chuan) 輸速率≥50Gbit·s-1,電光調製效率>0.3V·cm,光電探測器件響應度≥100mA·W-1。
(二)全場景示範應用工程
麵向國家重點工程建設、工業(ye) 領域和民生領域,拓展石墨烯應用場景。圍繞塗料、樹脂、橡膠、電池材料以及穿戴產(chan) 品、供暖係統等現有大宗產(chan) 品性能提升,重點培育和擴大石墨烯產(chan) 品在工業(ye) 和民生領域的應用規模,拓展石墨烯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和科學儀(yi) 器等領域的示範場景。
1.航空航天及特種應用
支持推進蒙烯材料、烯碳纖維材料、烯合金材料等材料在飛機、航天飛行器、裝備防護等領域的應用技術研究,開展石墨烯玻璃纖維產(chan) 品、烯碳芳綸纖維、石墨烯均溫板等產(chan) 品的應用場景驗證,推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在航空航天及特種應用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2.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與(yu) 軌道交通
支持石墨烯柔性發熱材料、石墨烯樹脂複合材料、石墨烯潤滑材料麵向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地鐵、高鐵的應用技術研究,深化石墨烯柔性發熱器件產(chan) 品的應用場景驗證,推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在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和軌道交通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3.電子信息與(yu) 人工智能
鼓勵石墨烯高靈敏傳(chuan) 感器、石墨烯生物芯片、烯合金材料麵向電子信息與(yu) 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展石墨烯CMP耗材、石墨烯柔性傳(chuan) 感器、石墨烯生物芯片等產(chan) 品的應用場景驗證,推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在集成電路與(yu) 人工智能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4.www.1112nordmandr.com與(yu) 節能環保
支持高效能石墨烯催化劑、烯合金材料、石墨烯潤滑材料在www.1112nordmandr.com與(yu) 節能環保領域的應用研究,開展石墨烯集流體(ti) 、石墨烯氫燃料電池催化劑和石墨烯潤滑油等產(chan) 品應用場景驗證,推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在氫能、鋰(鈉)離子電池、風力發電等www.1112nordmandr.com與(yu) 節能環保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5.高端裝備與(yu) 科學儀(yi) 器
支持石墨烯功能膜材料麵向高端裝備和科學儀(yi) 器開展應用研究和產(chan) 品開發,開展透射電鏡用石墨烯電鏡支撐膜、石墨烯生物分離膜、石墨烯水氧阻隔膜等石墨烯膜產(chan) 品應用場景驗證,推動相關(guan) 產(chan) 品在科學儀(yi) 器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三)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工程
1.石墨烯產(chan) 業(ye) 中試及特種應用基地
支持海澱區打造石墨烯前沿技術和關(guan) 鍵共性技術研發高地,成為(wei) 有國際影響力的石墨烯科技創新中心。麵向特種應用需求,打造石墨烯兩(liang) 用技術和產(chan) 品研發及產(chan) 業(ye) 化基地;圍繞“人工智能+”的應用需求,打造石墨烯智能感知創新示範應用。
2.石墨烯粉體(ti) 製備及應用產(chan) 業(ye) 集聚區
支持房山區打造石墨烯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提升中小企業(ye) 服務及產(chan) 業(ye) 鏈招商引資水平,成為(wei) 京津冀石墨烯產(chan) 業(ye) 輻射中心。推進石墨烯潤滑油、均溫板、柔性發熱組件、集流體(ti) 以及寬溫域電池等一批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石墨烯CMP耗材、柔性傳(chuan) 感器、生物芯片及氫催化劑等產(chan) 品中試驗證及產(chan) 業(ye) 化。
專(zhuan) 欄2 房山石墨烯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
為(wei) 充分發揮北京石墨烯創新優(you) 勢,房山區利用中關(guan) 村房山園現有土地空間,支持建成了1.56萬(wan) 平方米中試孵化基地一期,結合在建的7.8萬(wan) 平方米新材料產(chan) 業(ye) 標準化廠房空間,共同推進以石墨烯為(wei) 代表的新材料產(chan) 業(ye) 在房山形成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其中中試孵化基地是集免費物理空間、設備共享、技術服務、基金投資及地方政策支持等功能為(wei) 一體(ti) 的多維立體(ti) 基地。目前該基地3年已孵化規上企業(ye) 2家,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家,市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2家,初步構建了一般共性技術突破和先導產(chan) 業(ye) 孵化良性互動的產(chan) 業(ye) 建設體(ti) 係。
3.石墨烯薄膜製備和裝備儀(yi) 器製造基地
支持懷柔區依托懷柔科學城建設布局石墨烯高端儀(yi) 器裝備研發和製造,打造石墨烯國際合作社區。推進通用石墨烯材料製備項目、蒙烯材料批量製備項目、石墨烯電鏡載網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建設。
4.京津冀先進碳材料產(chan) 業(ye) 集群
依托北京創新資源集聚優(you) 勢,支持河北石家莊、廊坊布局石墨烯粉體(ti) 、碳纖維複合材料、導線等重點項目,支持天津寶坻、東(dong) 麗(li) 布局石墨烯潤滑材料、陶瓷材料、防彈裝甲材料等重點項目,三地協同共建“京津冀碳穀”,打造優(you) 勢互補、區域多贏的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新名片。
(四)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工程
1.建設國際先進水平的石墨烯創新平台
支持在京優(you) 勢科技創新機構牽頭組建石墨烯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台,整合在京石墨烯領域創新資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石墨烯新型研發機構。
2.建設國家級行業(ye) 中試平台和檢驗檢測中心
支持市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等中試能力突出的機構圍繞石墨烯下遊應用場景,建設集成中試研發、中試製造、中試驗證為(wei) 一體(ti) 的國家級中試平台,推動石墨烯科技成果轉化;支持在京建設國家級石墨烯行業(ye) 檢驗檢測中心,提供石墨烯材料的檢測和認定服務。
3.支持行業(ye) 組織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
鼓勵先進碳材料領域行業(ye) 組織推動國內(nei) 及京津冀地區石墨烯領域產(chan) 學研用合作,推進國際石墨烯科技創新、示範應用和國際標準等方麵的交流合作。
4.建設有國際影響力的石墨烯國際交流平台
支持在京有能力的石墨烯科技及產(chan) 業(ye) 化創新實體(ti) 打造國際頂尖的高端學術和產(chan) 業(ye) 論壇品牌,強化舉(ju) 辦石墨烯領域大會(hui) 等活動形式在促進屬地經濟發展、京津冀協同等方麵的作用,共同引領國內(nei) 石墨烯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依托全市未來產(chan) 業(ye) 工作推進機製,強化資源對接、空間用地、監管政策等支持保障。利用行業(ye) 協會(hui) 和各類專(zhuan) 家資源,統籌推動技術推廣、示範應用、招商引資、產(chan) 業(ye) 落地以及標準規範等相關(guan) 工作。發揮高校和院所創新優(you) 勢,構建有效產(chan) 學研用機製,避免高水平重複研發。
(二)加大財政支持
統籌用好國家和本市各類產(chan) 業(ye) 資金,利用國家大規模設備更新與(yu) 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政策,運用好貸款貼息、築基工程、新材料首批次等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資金,支持企業(ye) 開展技術攻關(guan) 、智能化綠色化改造、規模化場景應用示範,加快創新產(chan) 品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
(三)強化人才引進
支持創新實力突出的機構建設產(chan) 教融合平台,加快高校原創性成果向產(chan) 業(ye) 端轉化,引導高校培養(yang) 石墨烯產(chan) 業(ye) 高技能人才。鼓勵石墨烯產(chan) 業(ye) 集聚區加大對產(chan) 業(ye) 高端人才引進力度,在教育、就業(ye) 、住房、醫療等方麵強化服務保障。
(四)加大金融扶持
發揮新材料、www.1112nordmandr.com等政府基金引導作用參與(yu) 重點項目落地,鼓勵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石墨烯技術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化落地、引進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培育支持石墨烯等未來材料中小企業(ye) 在新三板掛牌、北交所等資本市場上市。支持各級融資擔保機構為(wei) 企業(ye) 提供融資擔保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