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2024年全球太陽能發電量增長30%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電力2025》報告,到2027年,太陽能發電預計將滿足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大約一半。
該機構的旗艦報告預測,在工業(ye) 、空調、電氣化和數據中心使用量不斷增長的推動下,到2027年,全球電力消耗量將以近年來最快的速度增長,每年增長近4%。
報告解釋說,由於(yu) 持續的成本降低和政策支持幫助其部署,太陽能有望滿足一半的需求。這一預測高於(yu) 2024年太陽能占全球電力需求增長40%的水平。到2027年,結合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低排放能源預計將滿足全球電力增長的所有需求。
國際能源署的報告補充說,到2024年,全球太陽能發電量超過2,000TWh大關(guan) 。這一數字相當於(yu) 全球發電量的7%,高於(yu) 2023年太陽能發電總量5%的份額。
這意味著2024年太陽能發電量增長了30%,為(wei) 2017年以來的最高增長率,同比增長475TWh,創下曆史新高。國際能源署表示,太陽能發電增長的一半以上來自中國。
到2024年,太陽能發電量超過了歐盟的煤炭發電量,其在發電結構中的份額超過10%。未來三年,國際能源署預測中國、美國和印度的太陽能發電量將超過10%的基準。
IEA表示,在報告預測的2025-2027年期間,全球太陽能發電量預計將增加約1,800TWh。到2027年,這一增長將使它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水電的世界第二大低排放電力來源。
與(yu) 此同時,預計今年可再生能源將集體(ti) 超過燃煤發電,煤炭在全球發電量中的份額將在過去100年中首次降至三分之一以下。
該報告補充說,隨著可再生能源在電力結構中份額的上升,了解因天氣條件導致太陽能光伏發電量減少的時期變得非常重要。“雖然此類事件可能會(hui) 給電力係統帶來壓力,但擁有足夠的可調度容量和長期存儲(chu) 將是必不可少的,”報告建議。
報告還介紹了2024年電力係統麵臨(lin) 的主要壓力示例。國際能源署表示,這些事件,如冬季風暴、颶風、停電和幹旱,凸顯了確保電力係統具有更強彈性的重要性。
在其他地區,批發電價(jia) 的波動性上升導致了負批發電價(jia) 的發生。國際能源署表示,這些通常表明由於(yu) 技術、監管或合同原因,係統靈活性不足,並表明對係統靈活性的需求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