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動力電池等優勢選取產業園區!江蘇《加快推進低空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布
1月7日,江蘇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發布《加快推進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提出重點推進航空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電動低空航空器核心部件研發。依托高端裝備、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車聯網、動力電池、新材料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選取有條件的產(chan) 業(ye) 園區,完善省市共建機製,積極發展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及相關(guan)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打造一批全國有影響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園區。
以下為(wei) 原文:
加快推進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涵蓋低空航空器、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等研發和製造,是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是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和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方向。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綠色航空製造業(ye) 發展綱要(2023-2035年)》(工信部聯重裝〔2023〕181號)、《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工信部聯重裝〔2024〕52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快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蘇政辦發〔2024〕28號)等有關(guan) 文件精神,搶抓低空經濟密集創新和高速增長的戰略機遇,加快建設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高地,製定本行動方案,實施期為(wei) 2025年至2027年。
一、行動目標
按照國家和省加快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總體(ti) 部署,認真落實“1650”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相關(guan) 要求,聚焦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充分發揮產(chan) 業(ye) 基礎堅實、科教資源豐(feng) 富、營商環境優(you) 良、市場規模巨大等優(you) 勢,堅持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因地製宜、開放融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著力提升研發創新和智能製造能力,加快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提高重點產(chan) 品技術供給能力,多元化吸引資本投入,持續壯大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完善產(chan) 業(ye) 生態,努力建設國內(nei) 領先、國際先進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高地,為(wei) 低空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力爭(zheng) 到2027年,基本形成覆蓋上中下遊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鏈,初步建立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wei) 特征的發展新模式: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推進實施一批企業(ye) 研發能力提升項目,落地一批重大創新載體(ti) ,形成各類研發主體(ti) 高效協同的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攻克一批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核心技術,基本實現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
——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集聚。一批標誌性產(chan) 品加快產(chan) 業(ye) 化落地,培育3~5家具有生態主導力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湧現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形成一批國內(nei) 有影響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園區,產(chan) 業(ye) 規模總體(ti) 處於(yu) 國內(nei) 第一梯隊。
——產(chan) 業(ye) 生態高效融合。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機製與(yu) 行業(ye) 服務體(ti) 係進一步完善,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標準體(ti) 係有力支撐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形成一批先進技術產(chan) 品創新應用示範案例。
二、重點方向
(一)低空航空器
1.整機製造。重點發展大中型工業(ye) 級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新型無人駕駛航空器,積極布局中型輕型直升飛機、輕型多用途飛機、大中型固定翼飛機等低空通航飛機整機製造,完善遠中近結合、高低速互補、載物載人兼具的低空航空器產(chan) 品體(ti) 係。
2.關(guan) 鍵配套。持續完善飛控係統、動力係統、通信係統、北鬥導航、任務載荷等機載關(guan) 鍵係統。重點推進航空動力電池、電機、電控等電動低空航空器核心部件研發。著力突破主控芯片、傳(chuan) 感器等核心元器件。加快先進金屬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及複合材料在低空航空器領域研發應用。
(二)低空信息基礎設施
1.低空智聯網。推動5G/5G-A、廣播式自動相關(guan) 監視(ADS-B)、北鬥、衛星互聯網等低空智能網聯技術研發,加快星地融合通信網絡建設。推動“雲(yun) —網—邊—端”低空算力設施部署,加強低空通信、感知和計算能力融合。支持低空飛行數據平台開發,提升三維高精度地圖、通信導航、氣象數據等低空信息服務能力。支持網絡安全防控係統發展,保障低空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
2.低空業(ye) 務平台。支持研發低空飛行服務管理係統等平台,完善空域規劃評估、飛行計劃申請、飛行活動管理等係統功能。支持研發低空安全防控係統等平台,開發雷達、光電、視頻等各類低空監測設備及應用方案,提升空域感知決(jue) 策能力,支持研發無人機反製裝備,增強無人機監視與(yu) 反製能力。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核心技術創新策源行動
1.構建高效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組織實施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企業(ye) 研發平台創新能力提升專(zhuan) 項工程,梳理重點企業(ye) 研發能力提升投資項目清單,支持企業(ye) 研發平台提檔升級。加快建設先進無人機係統技術與(yu) 裝備中心,聚焦低空航空器行業(ye) 共性技術研發,提升技術供給和行業(ye) 服務能力,打造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支持低空經濟創新發展研究院、空中交通管理係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ti) 建設,推動建設一批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產(chan) 學研用聯合實驗室。支持各類研發主體(ti) 加強協同創新,形成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高校科研院所為(wei) 支撐,重大創新平台為(wei) 引領的高效能產(chan) 業(ye) 創新體(ti) 係。到2027年,低空製造領域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培育取得積極成效,新增一批省級以上企業(ye) 技術中心。
2.加快關(guan) 鍵技術創新突破。組織編製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技術發展路線圖,科學評估重點環節關(guan) 鍵核心技術發展水平,提出重點技術研發方向和分階段目標。組織開展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業(ye) 鏈協同攻關(guan) ,支持重點企業(ye) 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ti) ,加快突破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引導優(you) 勢企業(ye) 和研究機構持續深化合作,重點突破低空航空器整機製造及關(guan) 鍵配套、低空飛行管理、探測感知、電磁頻譜管理、北鬥應用、裝備安全和網絡數據安全等領域關(guan) 鍵核心技術,提升低空航空器產(chan) 品性能及飛行服務保障能力。到2027年,省製造強省建設專(zhuan) 項資金支持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協同攻關(guan) 項目10項左右。
(二)實施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攻堅行動
3.提升研發成果產(chan) 業(ye) 化能力。布局建設一批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中試平台,支持龍頭企業(ye) 、專(zhuan) 業(ye) 化服務機構協同強化新機型試製、新材料應用、新概念驗證能力,推動技術成果工程化突破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支持建設一批產(chan) 業(ye) 公共服務平台,圍繞成果轉化、檢驗檢測、創新孵化、引才育才等方向,提升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服務能力。采用市場化手段,舉(ju) 辦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論壇,組織先進技術產(chan) 品展覽展示,加強產(chan) 學研用交流對接,推動一批研發成果孵化落地。組織開展科技產(chan) 業(ye) 金融對接活動,引導資本市場支持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化項目。支持低空航空器適航取證,加快商業(ye) 化應用落地。到2027年,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科技創新與(yu) 產(chan) 業(ye) 創新深度融合,一批優(you) 秀研發成果實現產(chan) 業(ye) 化落地。
4.加強重點產(chan) 品推廣應用。組織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先進技術產(chan) 品供需結對專(zhuan) 項活動,針對應急救援、醫療救護、國土測繪、巡檢巡查等公共服務,智慧物流、文體(ti) 旅遊、空中出行等行業(ye) 應用需求,支持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企業(ye) 與(yu) 應用場景單位協同探索產(chan) 品研製、場景構建、示範運行一體(ti) 化的商業(ye) 模式,支持集成應用服務商發展,推動應用場景規模化落地。編製發布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先進技術產(chan) 品創新應用示範案例,推廣一批應用場景和解決(jue) 方案。支持符合條件的低空製造裝備及係統納入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chan) 品目錄,用好首台(套)重大裝備、首版次軟件、首批次新材料支持政策,推動首飛首購首用。到2027年,累計形成30項左右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先進技術產(chan) 品創新應用示範案例。
(三)實施“築峰強鏈”服務強企行動
5.推進優(you) 質企業(ye) 梯度培育。加大對重點企業(ye) 產(chan) 品研發、項目建設、市場開拓、要素保障、上市培育等支持力度,推動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築峰強鏈”重點企業(ye) 做強做優(you) 。聚焦工業(ye) 級無人機、eVTOL、大中型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等新型航空器整機製造,支持頭部企業(ye) 加強資源整合,強化對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和創新鏈的引領和組織協同,引育一批“鏈主”企業(ye) 。聚焦飛控係統、動力係統、任務載荷、核心傳(chuan) 感器、航空材料、低空智聯網、低空業(ye) 務平台等重點領域,支持企業(ye) 專(zhuan) 注細分市場,加大研發創新投入,提升產(chan) 品核心競爭(zheng) 力,走專(zhuan) 精特新發展道路。到2027年,培育3~5家具有生態主導力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湧現一批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企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顯著提升。
6.提升重點企業(ye) 服務效能。建立“築峰強鏈”重點企業(ye) 服務直達機製,加強政策需求收集和反饋,定期開展企業(ye) 走訪調研,針對性協調解決(jue) 發展難題。推進集群促進組織建設,為(wei) 重點企業(ye) 精準“畫像”,圍繞需求精準推送產(chan) 業(ye) 政策,實現“政策找企”,保障企業(ye) 應享盡享政策紅利。組織開展政策法規培訓,支持第三方服務機構麵向重點企業(ye) 開展產(chan) 業(ye) 政策、標準法規、質量認證、適航許可等培訓,提升涉企服務效能。加強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行業(ye) 組織建設,廣泛組織行業(ye) 交流活動,促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深化交流與(yu) 協同合作。到2027年,麵向以“築峰強鏈”企業(ye) 為(wei) 重點的企業(ye) 服務機製全麵完善,服務效能和企業(ye) 滿意度大幅提升。
(四)實施產(chan) 業(ye) 載體(ti) 能級提升行動
7.因地製宜推動產(chan) 業(ye) 集聚。梳理重點項目清單,重點聚焦工業(ye) 級無人機、eVTOL等整機,動力係統、機載係統、元器件、材料等核心零部件,以及低空信息基礎設施等領域,服務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創新政策舉(ju) 措,加大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招商引資和本土企業(ye) 培育力度,加快形成產(chan) 業(ye) 規模集聚效應。支持重點地區以低空製造為(wei) 主導產(chan) 業(ye) ,加快中小企業(ye) 集聚,培育優(you) 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協作網絡高效、治理服務完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中小企業(ye) 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到2027年,推動落地一批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重大項目,基本形成優(you) 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布局。
8.打造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園區。依托高端裝備、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車聯網、動力電池、新材料等產(chan) 業(ye) 優(you) 勢,選取有條件的產(chan) 業(ye) 園區,完善省市共建機製,積極發展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及相關(guan) 生產(chan) 性服務業(ye) ,打造一批全國有影響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園區。建立省市項目引進對接機製,加強重點項目信息交流互通,強化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引導重點項目向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園區集聚。支持國內(nei) 低空製造龍頭企業(ye) 、優(you) 質科研機構等在江蘇建設研發、生產(chan) 和運營中心,並向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園區集聚。到2027年,培育5家左右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園區,有力支撐產(chan) 業(ye) 規模壯大提升。
(五)實施生態融合要素保障行動
9.構建良好產(chan) 業(ye) 生態。引導低空製造企業(ye) 積極應用數智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推進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建設,持續完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標準體(ti) 係。推動有條件的設區市在重點區域建設低空網絡基礎設施,打造通感算一體(ti) 融合網絡環境。開展低空無線電頻率日常監測,強化無線電台站管理,保障頻譜資源高效安全使用。加強長三角協同創新發展,依托龍頭企業(ye) 推動上下遊企業(ye) 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世界級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暢通人員交流,推進低空航空器研發製造國內(nei) 外交流合作,積極參與(yu) 國際規則製定和標準製修訂,鼓勵企業(ye) 在海外開展研發設計、飛行驗證和適航取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到2027年,基本形成較為(wei) 完善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生態體(ti) 係,支撐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10.加強要素資源保障。省製造強省建設專(zhuan) 項資金加大對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技術攻關(guan) 、創新平台建設、示範應用等方麵的支持力度。發揮省戰新母基金帶動作用,引導社會(hui) 資本通過多種形式投資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支持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優(you) 質企業(ye) 上市融資,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重大項目中長期信貸投放。依托國家重點人才計劃和省製造業(ye) 人才支持計劃,支持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重點企業(ye) 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人才實習(xi) 實訓基地,加強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資質培訓,形成涵蓋高端科研、企業(ye) 管理和技能操作等結構合理、梯度完善的人才隊伍。到2027年,形成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要素集聚的強大引力場,麵向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的社會(hui) 投入持續增長。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發揮省製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作用,加強跨部門政策協同,促進低空經濟供給側(ce) 與(yu) 需求側(ce) 深度銜接,合力推動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健康有序發展。完善省市聯動機製,定期調度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協調解決(jue) 產(chan) 業(ye) 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推動重點任務落地落實。
(二)強化跟蹤監測。係統梳理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企業(ye) 名錄,建立健全產(chan) 業(ye) 運行監測體(ti) 係,跟蹤評估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成效,根據需要及時調整完善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政策措施。建立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加強產(chan) 業(ye) 發展重大問題研究,科學評估產(chan) 業(ye) 發展態勢,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提出谘詢建議。
(三)營造良好氛圍。開展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chan) 管理政策宣貫,指導企業(ye) 規範生產(chan) 經營行為(wei) ,強化行業(ye) 自律。加強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成果宣傳(chuan) ,形成全社會(hui) 關(guan) 注支持低空製造產(chan) 業(ye) 發展良好輿論氛圍。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促進商品要素資源暢通流動,更好利用全球先進資源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