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光伏儲能等接入虛擬電廠!重慶涪陵綜合能源站發展規劃發布
10月23日,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發布關(guan) 於(yu) 印發涪陵區綜合能源站發展規劃(2023—2030年)的通知,其中包括統籌全區能源站點布局,結合實際需求優(you) 化機動車能源站,科學部署改擴建,合理布局綜合能源站,確保到2030年綜合能源站能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實現土地資源集約利用等目標。
以下為(wei) 原文:
涪陵區綜合能源站發展規劃
(2023—2030年)
1 概 述
1.1 規劃背景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融合集群式發展,積極構建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綠色環保產(chan) 業(ye) 等為(wei) 核心的新經濟增長引擎,同時,強調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部署,以實現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目標。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作為(wei) 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從(cong) 2019年新注冊(ce) 登記120萬(wan) 輛到2023年新注冊(ce) 登記743萬(wan) 輛,產(chan) 業(ye) 發展呈高速增長態勢。隨著智能網聯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等工作的推進,以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wei) 代表的外貿“新三樣”,將不斷推動經濟和社會(hui) 綠色低碳和數字化轉型升級,有利於(yu)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貫徹“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現數字化融合發展要求,推動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國家深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戰略實施,重慶市將進一步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化能源共保互濟,加快建設成渝“氫走廊”“電走廊”。根據重慶市政府專(zhuan) 題會(hui) 議精神,加快綜合能源站建設對我市完善現代能源基礎設施、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是我市能源綜合供應的發展方向,同時要求有關(guan) 部門、單位加大支持力度、創新思路、簡化流程,以試點為(wei) 引領,鼓勵多方參與(yu) ,積極創造應用場景,全力加快綜合能源站建設運營,原則上不再規劃建設單一功能站點,力爭(zheng) 全域車用綜合能源站總數列西部第一。未來,涪陵將承擔起成為(wei) 新材料、www.1112nordmandr.com等產(chan) 業(ye) 集聚區的重任,致力於(yu) 構建產(chan) 城融合、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的現代化新城,並充分發揮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戰略支點作用。隨著汽車消費,特別是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消費需求的迅猛增長,滿足各類機動車輛的基礎能源供應需求變得尤為(wei) 關(guan) 鍵。為(wei) 此,涪陵將采取集中設置管理區等措施,實現土地的集約節約利用,降低對城市交通的負麵影響,同時加快構建高質量的基礎設施體(ti) 係,特別是綜合能源站的布局,以滿足日益緊迫的需求。
1.2 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chan) 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xiang) 規劃法》;
(7)《重慶市城鄉(xiang) 規劃條例》;
(8)《重慶市控製性詳細規劃編製技術規定》;
(9)《燃氣經營許可管理辦法》;
(10)《關(guan) 於(yu) 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ti) 係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3〕19號);
(11)《重慶市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渝府發〔2021〕30號);
(12)《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規劃(2022—2030年)》(渝府發〔2022〕38號);
(13)《重慶市2021年度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方案》(渝府辦發〔2021〕87號);
(14)《重慶市www.1112nordmandr.com汽車便捷超充行動計劃(2024—2025年)》(渝府辦發〔2024〕29號);
(15)《打造全國一流www.1112nordmandr.com和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渝經信發〔2021〕45號);
(16)《重慶市充換電基礎設施安全管理辦法(試行)》(渝經信規範〔2024〕14號);
(17)《重慶市超充基礎設施技術指南(2024年)》(渝經信汽車〔2024〕5號);
(18)《重慶市涪陵區國土空間分區規劃(2021—2035年)》;
(19)《重慶市涪陵區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布點“十四五”發展規劃》;
(20)《涪陵區綜合交通運輸“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
(21)《2023年涪陵區統計年鑒》;
(22)《汽車加油加氣加氫站技術標準》(GB 50156-2021);
(23)《電動汽車充電站設計規範》(GB 50966-2014);
(24)《電動汽車充電站通用要求》(GB/T 29781-2013);
(25)《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50016-2014);
(26)《建築防火通用規範》(GB55037-2022);
(27)國家、重慶市相關(guan) 的其他法規、規章、規範性文件及技術標準。
1.3 規劃原則
(1)嚴(yan) 格執行國家的有關(guan) 方針、政策、標準、規範。
(2)合理利用現有空地位置,並根據相關(guan) 規範嚴(yan) 格控製安全間距。
(3)在保證技術先進、工藝合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節約建設資金。
(4)堅持科學態度,積極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既體(ti) 現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又要安全可靠。
(5)在充分調查、詳細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合理的發展規模,同時認真貫徹為(wei) 人民服務的方針,注重環境效益,力求及時設計、施工,及時投產(chan) 和使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和環境效益。
1.4 規劃範圍
本規劃範圍為(wei) 涪陵區轄區範圍內(nei) 陸上的綜合能源站,不包含水上綜合能源站。
1.5 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報告編製現狀基準年為(wei) 2023年,規劃期限2023—2030年。
1.6 規劃內(nei) 容
調研分析全區公共汽車、出租車、物流車和重型貨車等可采用天然氣、氫氣、電能作為(wei) 燃料的車輛現狀,以及物流碼頭規劃情況,確定綜合能源站規模及數量,本規劃著力於(yu) 綜合能源站規模預測及合理選址,可一次布局,分期建設。
1.7 社會(hui) 影響
近年來,構建綜合能源係統的步伐正在穩步向前,不斷促進傳(chuan) 統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間的協同互補發展。綜合能源係統在環境、社會(hui) 、經濟等多方麵都具有良好的效益。
(1)環境效益
大力發展綜合能源站,有利於(yu) 汽車油、氣、電充換基礎設施優(you) 化布局,有利於(yu) 推動天然氣、氫氣、電作為(wei) 汽車燃料和汽車動力的使用規模,減少傳(chuan) 統汽車尾氣中顆粒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具有較好的環境效益。
(2)社會(hui) 效益
綜合能源係統社會(hui) 效益包括碳減排效益、減少係統備用成本的社會(hui) 收益、延緩配電網改造的社會(hui) 收益、帶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就業(ye) 增長、實現不同供用能係統間的有機協調、提高社會(hui) 供能係統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各類能源的優(you) 化利用等。
(3)經濟效益
大力發展綜合能源站,有利於(yu) 發揮涪陵區頁岩氣的資源優(you) 勢,提升本地頁岩氣的清潔高效消納規模,延長本地天然氣產(chan) 業(ye) 鏈。同時,在傳(chuan) 統加油加氣站場中布局充電設施,有利於(yu) 提升汽車消費環節能源結構調整,降低用能成本;充電設施接入電網,輔以光伏、儲(chu) 能等配套設施和虛擬電廠接入等新技術,有利於(yu) 培育發展新產(chan) 業(ye) ,有利於(yu) 增進電網削峰填穀收益,提高電網運行的整體(ti) 經濟性。
1.8 規劃目標
(1)統籌綜合能源站布局
統籌全區各類基礎能源站點布局規劃,結合區內(nei) 實際需求,梳理機動車能源供應站現狀情況,科學部署單一能源站的改擴建計劃,合理布局綜合能源站,保障至2030年綜合能源站的發展能夠滿足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實現土地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
(2)落實氫能源綜合能源站
結合涪陵區現狀實際情況,落實氫能源綜合能源站布局。
(3)銜接上位規劃
保障綜合能源站的空間布局能夠與(yu) 現行法定規劃及國土空間規劃的有效銜接,使得綜合能源站的實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4)統籌綜合能源站安全
加強對綜合能源站安全保障,從(cong) 規劃階段統籌考慮綜合能源的建設、運營安全問題。
2 現狀分析
2.1 涪陵區概況
2.1.1 地理位置
涪陵區位於(yu) 北緯29°21′至30°01′、東(dong) 經106°56′至107°43′之間。地處重慶市中部,東(dong) 鄰豐(feng) 都縣,南接南川區、武隆區,西連巴南區,北靠長壽區、墊江縣。全境東(dong) 西寬74.5公裏,南北長70.8公裏,幅員麵積2942.36平方公裏。
涪陵區居重慶市及三峽庫區腹地,境內(nei) 長江橫貫東(dong) 西77公裏,烏(wu) 江縱臥南北33公裏,扼長江、烏(wu) 江交匯要衝(chong) ,曆來有川東(dong) 南門戶之稱,經濟上處於(yu) 長江經濟帶、烏(wu) 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具有承東(dong) 啟西和沿長江、烏(wu) 江輻射的戰略地位。涪陵集裝箱碼頭可實現鐵路、公路、水路聯運。
2.1.2 地形地貌
涪陵區地處四川盆地和盆邊山地過渡地帶,境內(nei) 地勢以低山丘陵為(wei) 主(中低山占46%,平壩台地占28%,丘陵河流占26%),橫跨長江南北、縱貫烏(wu) 江東(dong) 西。地勢大致東(dong) 南高而西北低,西北至東(dong) 南斷麵呈向中部長江河穀傾(qing) 斜的對稱馬鞍狀。海拔最高1977米,最低138米,多在200—800米之間。
2.1.3 氣候資源
根據涪陵氣象站1953年至今的實測地麵氣象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18.2℃,曆年最高氣溫42.2℃,最低氣溫-2.7℃。涪陵區屬於(yu) 中亞(ya) 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8.2℃,年均降水量為(wei) 1170mm,無霜期300天,日照1297小時,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9%,年均霧日數32天。4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7%,尤其以7月降水最為(wei) 集中,12月至次年2月降水為(wei) 最小,僅(jin) 占全年降水的5%。多年平均風速1.4m/s,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2.2m/s。
2.1.4 區劃現狀
全區幅員麵積2942.36平方公裏,截至2023年底全區轄11個(ge) 街道辦事處、14個(ge) 鎮、2個(ge) 鄉(xiang) ,共計303個(ge) 村民委員會(hui) 、129個(ge) 社區居民委員會(hui) 。街道:李渡街道、敦仁街道、崇義(yi) 街道、荔枝街道、江東(dong) 街道、江北街道、龍橋街道、白濤街道、馬鞍街道、藺市街道、義(yi) 和街道;鎮:百勝鎮、珍溪鎮、清溪鎮、南沱鎮、石沱鎮、新妙鎮、焦石鎮、馬武鎮、青羊鎮、龍潭鎮、羅雲(yun) 鎮、同樂(le) 鎮、大順鎮、增福鎮;鄉(xiang) :大木鄉(xiang) 、武陵山鄉(xiang) 。
2.1.5 能源及產(chan) 業(ye) 基礎
涪陵主要礦產(chan) 有煤、天然氣、頁岩氣、鐵、鋁土礦等10餘(yu) 種。其中,原煤儲(chu) 量3071萬(wan) 噸,鐵礦儲(chu) 量2249萬(wan) 噸,鋁土礦儲(chu) 量54萬(wan) 噸,天然氣儲(chu) 量17億(yi) 立方米。頁岩氣資源豐(feng) 富,已探明儲(chu) 量2.1萬(wan) 億(yi) 方。涪陵已成為(wei) 國家級頁岩氣示範區,涪陵頁岩氣田是中國首個(ge) 大型頁岩氣田。涪陵工業(ye) 已形成裝備製造、新材料等五大主導產(chan) 業(ye) ,已建成世界第一大己二酸生產(chan) 基地和氨綸生產(chan) 基地。
2023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chan) 總值(GDP)1626.37億(yi) 元,比上年可比增長8.0%。其中,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97.36億(yi) 元,可比增長4.6%;第二產(chan) 業(ye) 增加值959.92億(yi) 元,可比增長9.9%;第三產(chan) 業(ye) 增加值569.09億(yi) 元,可比增長5.4%。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比為(wei) 6.0︰59.0︰35.0。
2.1.6 交通現狀
“十四五”期間,涪陵加快推動高速公路網絡完善,高速公路總裏程達175公裏,落地互通增加至15個(ge) ,實現80%鄉(xiang) 鎮半小時上高速。梓裏至白濤高速公路2020年建成,境內(nei) 裏程11公裏,有效緩解G319交通壓力,優(you) 化武陵山旅遊景區出行環境,有力支撐涪陵化工產(chan) 業(ye) 發展。涪陵北環、涪陵西環、沿江高速北線、白濤至白馬高速等一批重點高速公路項目已開展前期工作,將推動涪陵加快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目前,涪陵區公路硬化總裏程達到6226公裏,網絡密度210公裏/百平方公裏,二級及以上公路占比達到6.8%,高於(yu) 永川、萬(wan) 州等區域中心城市。“十三五”期間,累計實施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456公裏、路麵改造124公裏。目前,全區國省道公路656公裏,其中國道4條、268公裏,省道7條、388公裏,普通國省道路麵優(you) 良路率達到90%,普通國道二級及以上比例76.4%,普通省道三級及以上比例60.6%,幹線公路呈現“量質齊飛”。出口通道達到9個(ge) ,與(yu) 周邊區縣全部實現高等級公路相連,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積極踐行“修一條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發展理念,全方位實施“交通+”戰略,建成頁岩氣物流通道、江焦路、龍馬路等重點項目,累計實施227公裏產(chan) 業(ye) 公路、67公裏旅遊公路,基本實現重點產(chan) 業(ye) 園區和景區通二級公路,推動“產(chan) 城景”融合發展。
2.2 涪陵區能源站現狀
截至目前,全區共建設98座加油站,9座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天然氣(LNG)加氣站和99座電動汽車快充和超充站。全區具備兩(liang) 種及以上能源(油氣電)供給功能的車用綜合能源站點共5座(中石油大峨加油加氣站、沿江高速涪陵西南北加油加氣站和李渡玉屏加油加氣站、高山灣加氣充(換)電站),前4座為(wei) 油氣兩(liang) 種能源供給站、後麵1座為(wei) 氣電兩(liang) 種能源供給站,尚無油氣電三種能源供給功能的站點和油氣電氫四種能源供給功能的站點。各類型場站分布如下:
2.2.1 加油站
涪陵區現有98個(ge) 已建成加油站(點、船),按歸屬劃分:中石油30個(ge) (其中租賃社會(hui) 加油站經營1個(ge) ),中石化18個(ge) (其中租賃社會(hui) 加油站經營6個(ge) ),中航油租賃社會(hui) 加油站經營1個(ge) ,殼牌能源經營4個(ge) ,國騰成品油公司1個(ge) ,重慶中油涪www.1112nordmandr.com公司經營1個(ge) ,中石化長燃公司1個(ge) ,貴州交建國儲(chu) 公司4個(ge) ;民營加油站38個(ge) ;按建設地域劃分:陸上加油站96個(ge) ,水上加油站2個(ge) 。